56歲男子中風半身不遂 把握黃金康復期訓練1個月神奇恢復6成

社會

發布時間: 2018/11/19 11:50

最後更新: 2019/09/11 19:50

分享:

分享:

梁先生指要時刻裝備自己的肌肉,比日常物理式防跌更具功效。

中風是本港第四號殺手,每年有超過2萬人中風,中風後的康復治療很重要,有中風病人半身不遂,但經過一個月密集式康復訓練,竟神奇地恢復6成。

現年67歲的梁先生在2007年時不幸中風,當時他只有56歲,半邊身不能動彈;幸好當時正有一批理工大學物理治療科的學生在醫院實習,令梁先生得到額外的密集式康復訓練。他把握中風後的黃金康復期,一個月後他已經可以自行走路,回復從前6成的能力。

梁先生指,經歷過中風一役後,他深明日常訓練肌肉的重要性,為了慎防再中風、跌倒,他開始耍太極,透過「十二式太極」訓練肌肉及平衡,又可以訓練自己的記憶力,他認為時刻裝備自己,比日常物理式防跌更具功效。他笑言:

成日唔郁個人好緊,一緊你就會驚,驚你就會跌,一跌就可大可小。

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副教授曾偉男(William)稱,據統計全球65歲以上人士,有1/3人每年至少跌倒一次,下肢無力是跌倒最普遍的原因,因此長者除需防跌,更需強化肌肉,因此長者除需防跌,更需強化肌肉,「唔郁就真係百病叢生」。

曾偉男建議,長者可在家進行肌肉訓練, 如站立訓練臀中肌等等5式簡單肌肉訓練運動,每日早午晚3次,每次可做10下。

曾偉男又表示,老人家骨質疏鬆、骨脆,跌倒骨折風險非常大,長期臥床令機能衰退,好大機會出現肺炎等併發症感染,加快走向死亡的道路。大部分跌倒主因下肢無力,平均風險是正常人的4.4倍,跌到後再跌機率亦比正常人高3倍。

至於抑鬱症患者跌倒風險有2.2倍,曾偉男解釋不少長者因身體抱恙又或曾跌倒過,因而減低對活動的自信患上抑鬱,長期困在家,令活動程度減低,肌肉長久以來缺乏訓練,平衡力和靈活度差,更易跌倒。

他認為,社會應該大力推行基層康復運動,聯同不同方面的單位如視光師、營養師等,為社區長者評估跌倒的風險及推廣,以免長者對於跌倒產生恐懼影響生活質素;目前,政府物理治療師及職業治療師有為社區居住的長者提供防跌的評估及診治,包括跌倒風險評估、步姿及平衡分析、輔助器具評估及建議、家居環境評估及改建等等。

記者:勞佩欣